城印象带你了解广西风土人情

来源: | 作者:8号站长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262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西是民族很杂的一个自治区,但是以壮族为主,有人口15489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广西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汉语)和规范汉字,广西的经济社会领域和公共服务行业用语基本为汉语普通话。随着国家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新旧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广西原来使用人口较少的民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面临着衰退、弱化并逐步走向濒危,甚至消失的态势。广西仡佬族的多罗方言、哈给方言、俫话,瑶族的拉珈语、炯奈话、巴哼话,京族的京语,水族的水语,彝族的彝语,毛南族的毛南语,仫佬族的仫佬语以及学术界仍有争议的布央语、五色话、茶洞话等都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况。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地方的年轻人尝试使用壮语创作、演唱流行歌曲,拓展了壮语的使用功能。



民俗活动

东兰“补粮”习俗   “补粮”是孩孙们为上了年纪的直系老人补充粮食,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祈愿老人长寿平安。这个习俗认为,一个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她)们的“食粮”(意即寿限)有可能“断绝”,有必要由他(她)们的子女和孙子,还有出嫁了的女儿、女婿或其他的近亲来“补粮”,补粮一般择日在人静的晚上,请来道师(当地人称为“魔公(婆))做道,儿孙们由大到小,从近亲到远亲,依次在道师的主持下跪在老人面前给老人乘米,一人一盅,放入先准备的寿缸,在此过程中旁人不得出声,补完粮后,这些寿粮必须在下次再补之时吃完,他人绝对不得吃老人的寿粮,这样这位老人就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根据这个习俗,凡有老人的家庭,要请道师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即以天干地支记载人出生年月日时)计算“补粮”的时间和决定“补粮”的日子。在东巴凤山区壮族、瑶族都有这种习俗,有的形式不太一样,但都是希望老人健康、平安、长寿。科学的说,“补粮”可以给老人心理上一种暗示和平衡,吃了定心丸,坚信自己得到了延年益寿的保障,起到了精神治疗的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心情欢畅。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 壮族三声部民歌属广西北部壮族山歌,其特色为大二度和声三声部融合,主旋律高亢明亮流畅,合声旋律婉转、柔和,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二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演唱时,时兴“哈”声,故又称“欢哈”(“欢”,壮语为“山歌”)。“哈”声可根据歌曲主题和情景变换,一拘一格,但时兴的“哈”声都要符合主旋律。歌词一般有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押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 壮族三声部民歌填补了“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美国、日本还有报纸载文报道,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加工整理,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还一度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2001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壮族三声部民歌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歌艺术奇苑”。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