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称大年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来源: | 作者:8号站长 | 发布时间: 2021-12-05 | 19418 次浏览 | 分享到: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


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


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


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人们谈“年”色变。


由于“年”总是在天黑以后活动,人们便点起蜡烛或汕灯,通宵守夜,希望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后来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人们通过守岁希望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也因此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


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风俗习惯】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


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


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古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火锅,按灵位设杯箸。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


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


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据说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


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除夕三不空,来年财不空?】



一 除夕不空灯



除夕夜在全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守岁”,也称“熬年”,一家人坐在一起边闲聊边等待新年的到来;


同时,家家灯火通宵不灭,古诗中的“守岁多燃烛,通宵莫掩扉”、“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等等


都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在除夕夜点烛熬年的情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1.驱赶年兽“夕”,为了避免它再在除夕夜来人间吞噬牲畜、伤害人,人们便用火烛的红光、春联窗花等贴红、以及鞭炮的响声来赶走它。



2.驱赶邪瘟病疫。古人认为除夕夜当晚灯火通明,可以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走,可以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3.新旧之交的一片光明,不仅衬托着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红红火火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盼;寓意着明年的日子风调雨顺、福星高照。




二  除夕不空锅


“不空锅”是指锅里要有食物,也称“压锅”,老人常说:“除夕夜,锅压粮,新的一年粮满仓”。


意思是说即使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自己的家里仍然有“余粮”,寓意着来年吃喝不愁,年年有余。


有句俗话说:“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所以人们在除夕之夜不空锅,


也是一种家有余粮、生活富裕的美好寓意。据说“除夕不空锅”还有个典故:


据说朱元璋在年幼时,家里非常贫困,在一个除夕之夜,家里没有任何吃的,


于是他就摸到一家农户的厨房想偷点吃的,谁知他打开锅时却发现空空如也,


没有任何吃的,恼羞成怒的朱元璋一气之下就把这口锅拿走了……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回想起这段经历,想到仍有很多人食不果腹,


于是下令在除夕夜当晚各家各户不准空锅。于是,在除夕夜,人们就会在锅中放入各种各样的食物,


不单是为了那些无处乞食的乞丐,也希望家里年年有余粮。后来就有了“除夕不空锅”的习俗,


这也寓意着年年有余粮、家家生活富裕,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  除夕不空房



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家里必须要有人气,


如果房子空着,传说怪兽“夕”就会过来又吃东西、又闯祸,明年家里就会受穷。


另外,家里没有人气,晦气就容易上门,吸走家里的财气、福气、好运,


来年的运势就会受到影响,就不会一帆风顺。对于乔迁之喜的新房,


习俗讲究第一个除夕夜更加不能空着,家里有人气不仅可以祛除晦气、还能带来更多的财气、福气。



所以,无论身在外面的游子离家多远,都会在除夕这天从千里迢迢之外赶回家里和家人团聚,


全家团圆、其乐融融也寓意着来年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族香火繁荣兴盛。